-
【文化教育】教育和文化藝術事業主要由各州負責, 聯邦政府主要負責教育規劃和職業教育,并通過各州文教部長聯席會議協調全國的教育工作,在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和進修方面,主要立法和行政管理權屬于各州。全國性的文化藝術活動由聯邦政府予以資助。對外文化交流由外交部負責協調。
大、中、小學和職業教育發達。實行12年制義務教育,公立學校學費全免,教科書等學習用品部分減免。小學學制4~6年,中學學制5~9年,高等學校享有一定自主權,對高中畢業生原則上實行自由入學,對部分學科規定名額限制。職業教育實行雙元制,即職業學校理論學習和企業中的實踐相結合。成人教育和業余教育十分普及。教師為終身公務員,必須受過高等教育。2011年公共財政用于教育的開支為1781億歐元,占國內生產總值6.9%。
【新聞出版】新聞出版事業十分發達,報刊種類繁多。2013年1月數據顯示,德發行量最大的日報是《圖片報》,發行量約為246萬份,其它全國性大報發行量如下:《南德意志報》,42萬份;《法蘭克福匯報》,34萬份;《時代》周報,52萬份;《世界報》,23萬份。最大的地方性報紙是《西德意志匯報》,發行量40萬份。2013年3月底,德各類日報的日銷售量為2050萬份。有各類雜志近萬種,月銷售量1079萬份。最重要的時事政治周刊《明鏡》發行量約89萬份(2013年1月),《焦點》54萬份(2013年1月)。
德意志新聞社:1949年成立,為私營股份有限責任公司,下設報紙、廣播和電視新聞200多個部門,屬于世界大通訊社之一??偵缭跐h堡,圖片新聞編輯總部在法蘭克福,在國內其它50多個城市設有分社或編輯部,在80多個國家派駐記者或聘用撰稿人。是德國大眾傳媒的主要消息來源,其客戶包括500余家國內和750余家國外新聞單位及大量非新聞機構。德新社用德語、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發稿,內容包括國內外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個領域,在德國日報中的采用率達99%。
全國主要廣播電臺:(1)德國廣播電臺,1994 年成立,分別在柏林和科隆進行廣播,由聯邦政府和州廣播電臺出資興辦,主要負責對國內廣播。(2)德國之聲電臺,1960年成立,總部設在科隆,由聯邦政府出資興辦,用包括中文在內的31種語言向全世界廣播,并用德、漢、英等語言播放電視新聞節目。此外還有11家州電臺。
全國主要電視臺:(1)德國電視一臺 (ARD),1950年成立,由各州電臺、德國廣播電臺和德國之聲電臺組成德國廣播協會,共同經營,播放全國性的第一套節目及地方性的第三套節目。(2)德國電視二臺(ZDF),是德國最大的電視臺,1961年由各州共同組建,總部設在美因茲,播放第二套節目。另外一些衛星電視節目和私營電視臺如SAT1、RTL、PRO7也擁有大量觀眾。
(資料來源:聯邦報業聯合會網站,www.bdzv.de)
閱讀: 45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