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 奧巴馬政府執政后,將應對經濟金融危機作為首要任務,相繼推出“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和“金融穩定計劃”等政策措施,實施“量化寬松”等非傳統貨幣政策,以穩定金融市場、刺激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高度重視能源、氣候變化等問題,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推行創新戰略,倡導發展綠色經濟;完成醫保、金融監管等經社改革立法,推進教育改革。2012年以來,奧巴馬著眼競選連任,圍繞促進經濟復蘇和確保社會公平兩大主線,不斷推進各項內政議程。著眼保增長、促就業目標,先后推出兩輪“量化寬松”和一輪“扭轉操作”,力推國會通過延長削減工資稅法案,促進制造業回流和就業內包,努力吸引海外投資,推動房地產市場回暖,加強對外貿易執法,繼續推動本土能源開發,平抑油價等。著眼社會公平,全力維護醫保改革等已有變革成果,塑造中產階級代言人形象,保護弱勢群體利益。2012年11月6日,美舉行2012年總統大選正式啟動。8月底、9月初共和、民主兩黨先后召開全國代表大會,分別正式提名現任總統奧巴馬擊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瑞安和奧巴馬、拜登為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并通過各自黨綱領先優勢擴大,出線前景趨于明朗。美總統大選逐漸進入兩黨對決階段,選情更趨激烈,成功連任。國會選舉中,民主、共和兩黨分別贏得參、眾兩院多數席位,維持分掌局面。兩黨圍繞2012年底2013年初的“財政懸崖”(多項稅收優惠政策到期、大規模強制減支措施啟動、國債上限再次觸頂三種因素集中爆發)斗爭激烈。直到2013年1月2日,兩黨才就此達成臨時解決方案。
【政府】 總統內閣制。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總統的行政命令與法律有同等效力。總統通過間接選舉產生,任期四年。政府內閣由各部部長和總統指定的其他成員組成。內閣實際上只起總統助手和顧問團的作用,沒有集體決策的權力。2009年1月20日,巴拉克·侯賽因·奧巴馬(Barack Hussein Obama)宣誓就任總統。副總統小約瑟夫·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 Jr.)。內閣有15名部長: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Clinton,女),財政部長蒂莫西·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國防部長利昂·帕內塔(Leon Panetta),司法部長埃里克·霍爾德(Eric Holder,非洲裔),內政部長肯尼斯·薩拉查(Kenneth Salazar),農業部長托馬斯·維爾薩克(Thomas Vilsack),商務部代理部長麗貝卡·布蘭克(Rebecca Blank,女),勞工部長希爾達·索利斯(Hilda Solis,女),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凱瑟琳·西貝利厄斯(Kathleen Sebelius,女),住房與城市發展部長肖恩·多諾萬(Shaun Donovan),運輸部長雷蒙德·拉胡德(Raymond LaHood,阿拉伯裔),能源部長朱棣文(Steven Chu,華裔),教育部長阿恩·鄧肯(Arne Duncan),退伍軍人事務部長埃里克·新關(Eric Shinseki,日裔),國土安全部長珍妮特·納波利塔諾(Janet Napolitano,女)。
【憲法】 1776年7月4日制定了憲法性文件《聯邦條例》。1787年5月制定了憲法草案,1789年3月第一屆國會宣布生效。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作為獨立、統一國家的成文憲法。憲法的主要內容是建立聯邦制的國家,各州擁有較大的自主權,包括立法權;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門鼎立,并相互制約。兩個世紀以來,共制定了27條憲法修正案。重要的修改有:1791年9月由國會通過的包括保證信仰、言論、出版自由與和平集會權利在內的憲法前10條修正案,后通稱“民權法案”(或“權利法案”);1865年和1870年通過的關于廢除奴隸制度和承認黑人公民權利的第13條和15條修正案;1951年通過的規定總統如不能行使職權由副總統升任總統的第25條修正案。
【國會】 國會是最高立法機構,由參、眾兩院組成。兩院議員由各州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參議員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兩年改選1/3。眾議員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額選出,共435名,任期兩年,期滿全部改選。兩院議員均可連任,任期不限。參眾議員均系專職,不得兼任政府職務。本屆國會(第113屆)于2013年1月3日開幕。目前,參議院有民主黨人53名,親民主黨獨立人士2名,共和黨人45名;眾議院有民主黨人200名,共和黨人233名,空缺2名。參議院議長(副總統兼任)小約瑟夫·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 Jr.);臨時議長帕特里克·井上健萊希(Daniel InouyePatrick Leahy,民主黨);眾議院議長約翰·博納(John Boehner,共和黨)。
【司法機構】 設聯邦最高法院、聯邦法院、州法院及一些特別法院。聯邦最高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8名大法官組成,終身任職。聯邦最高法院有權宣布聯邦和各州的任何法律無效。現任首席大法官小約翰·羅伯茨(John Roberts Jr.)。
【政黨】 美國有多個黨派,但在國內政治及社會生活中起重大作用的只有共和黨和民主黨。
(1)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成立于1854年。1861年林肯就任總統,共和黨首次執政。此后至1933年的70多年中,除16年外,共和黨一直主政白宮。1933年至2001年之間,曾有艾森豪威爾(1953年1月至1961年1月),尼克松、福特(1969年1月至1977年1月),里根(1981年1月至1989年1月),喬治·H·W·布什(1989年1月至1993年1月),喬治·W·布什(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執政。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現為雷恩斯·普利巴斯(Reince Priebus)。該黨沒有固定的黨員人數,一般在總統大選中投共和黨候選人票者就成為其黨員。
(2)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1791年成立,當時稱共和黨。1794年改稱民主共和黨,1828年改為民主黨。1861年南北戰爭前夕,民主黨內部分裂,該黨的南方奴隸主策劃叛亂。南北戰爭結束后,民主黨在野24年。1885年克利夫蘭當選總統。此后該黨又大部分時間在野。1933年開始,民主黨人羅斯福、杜魯門、肯尼迪、約翰遜、卡特、克林頓、奧巴馬先后當選總統執政。現任全國委員會主席為黛比·舒爾茨(Debbie Schultz)。該黨沒有固定的黨員人數,一般在總統大選中投民主黨候選人票者就成為其黨員。
(3)其他政黨有綠黨(Green Party)和改革黨(Reform Party)等。
【重要人物】 巴拉克·侯賽因·奧巴馬(Barack Hussein Obama),總統,民主黨。1961年8月4日生于夏威夷州火奴魯魯市,父親來自肯尼亞一部落首領家庭,母親出生于堪薩斯州白人工薪家庭。1983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系專業學士學位。1991年獲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學位。1996年當選伊利諾伊州參議員。2004年當選伊州聯邦參議員。2008年11月當選總統,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非洲裔總統。
小約瑟夫·羅比內特·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 Jr.),副總統,民主黨。1942年生于賓夕法尼亞州。1965年獲特拉華大學歷史學與政治學雙學位。1968年獲錫拉丘茲大學法學博士學位。1972年當選特拉華州聯邦參議員。曾任參議院對外關系委員會主席。2008年11月當選副總統。
閱讀: 41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