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名】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The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
【面積】94.5萬平方公里,其中桑給巴爾2657平方公里。
【人口】4490萬(2012年),其中桑給巴爾130萬。分屬126個民族,人口超過100萬的有蘇庫馬、尼亞姆維奇、查加、赫赫、馬康迪和哈亞族。另有一些阿拉伯人、印巴人和歐洲人后裔。斯瓦希里語為國語,與英語同為官方通用語。坦噶尼喀(大陸)居民中32%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30%信奉伊斯蘭教,其余信奉原始拜物教;桑給巴爾居民幾乎全部信奉伊斯蘭教。
【首都】達累斯薩拉姆(Dar es Salaam),人口430萬,年平均氣溫25.8℃。
【國家元首】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總統賈卡亞·姆里紹·基奎特(Jakaya Mrisho Kikwete),2005年12月當選,2010年11月連任。
【重要節日】坦桑尼亞國慶日,又稱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聯合日:4月26日。
【簡況】位于非洲東部、赤道以南。北與肯尼亞和烏干達交界,南與贊比亞、馬拉維、莫桑比克接壤,西與盧旺達、布隆迪和剛果(金)為鄰,東瀕印度洋。大陸海岸線長840公里。東部沿海地區和內陸部分低地屬熱帶草原氣候,西部內陸高原屬熱帶山地氣候。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21~25℃。桑給巴爾的20多個島嶼屬熱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濕熱,年平均氣溫26℃。
人類發源地之一。公元前即同阿拉伯、波斯和印度等地有貿易往來。7~8世紀,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大批遷入。阿拉伯人于10世紀末建立過伊斯蘭王國,波斯人曾在大陸東部沿海地區和桑給巴爾建立桑給帝國。1886年坦噶尼喀內陸被劃歸德國勢力范圍,1917年11月英軍占領坦全境,1920年坦成為英國“委任統治地”,1946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坦改為英“托管地”,1961年5月1日坦取得內部自治,同年12月9日宣告獨立,一年后成立坦噶尼喀共和國。桑給巴爾于1890年淪為英國“保護地”,1963年6月24日獲得自治,同年12月10日宣告獨立,成為蘇丹王統治的君主立憲國家。1964年1月12日,桑人民推翻蘇丹王統治,成立桑給巴爾人民共和國。1964年4月26日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組成聯合共和國,同年10月29日改國名為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朱利葉斯·坎巴拉吉·尼雷爾任開國總統,后兩度連任,直至1985年主動辭職。姆維尼同年10月27日當選聯合共和國第四屆總統,1990年連任。1995年10月坦舉行首次多黨大選,姆卡帕當選聯合共和國總統,薩勒明以微弱優勢連任桑給巴爾總統。2000年10月,姆卡帕蟬聯聯合共和國總統,革命黨候選人卡魯姆當選桑總統。2005年12月,基奎特當選聯合共和國總統,卡魯姆蟬聯桑總統。2010年11月,基奎特蟬聯聯合共和國總統,革命黨候選人、原聯合共和國副總統謝因當選桑總統。
【軍事】武裝力量由人民國防軍、警察部隊、國民服務隊和民兵組成。總統兼任武裝力量總司令,最高軍事決策機構和指揮機構分別為國防與安全委員會和國防軍總部。國防軍建于1964年,總兵力2.8萬,其中陸軍2.3萬,海軍1900人,空軍3000余人。國防軍司令喬治·瓦伊塔拉上將(Gen.George M. Waitara)。警察部隊隸屬內政部,共3萬人。國民服務隊建于1963年,受國防部和國防軍總部雙重領導,共4000人。民兵部隊建于1966年,隸屬國防軍總部,共8萬人。
閱讀: 64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