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邊政治關系回顧
兩國于1990年10月3日建立外交關系。建交以來,兩國高層交往頻繁。楊尚昆主席(1993年)、江澤民主席(1994年)、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1995年)、李鵬總理(1997年)、朱镕基總理(1999年)、胡錦濤(副)主席(2002、2009年)、李嵐清副總理(2002年)、吳邦國委員長(2005年)、溫家寶總理(2007年)、副主席(2010年)等先后訪新。黃金輝總統(1991年)、李光耀總理(1990年)、吳作棟總理(1993、1994、1995、1997、2000、2003年)、王鼎昌總統(1995年)、納丹總統(2001、2008年)、李顯龍(副)總理(1995、2000、2005、2006、2008、2012、2013年)、陳慶炎總統(2015年)先后訪華。
2014年4月,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來華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并訪問山東。同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訪新。6月,新外交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訪華。7月,新加坡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及內政部長張志賢來華舉行第二屆中新治理高層論壇。8月,新加坡總統陳慶炎來華出席南京青奧會開幕式,主席會見。同月,楊潔篪國務委員訪新。9月,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來華出席中國—東盟博覽會并訪問廣東、廣西和香港。10月,新加坡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及內政部長張志賢訪華并與張高麗副總理共同主持中新雙邊合作機制年度會議。11月,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來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2015年2月,主席特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訪問新加坡。3月,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逝世。主席、李克強總理、張德江委員長、張高麗副總理分別向新加坡領導人發唁電。李源潮副主席作為主席特使應邀赴新加坡出席李光耀國葬。4月,新加坡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及內政部長張志賢來華出席第5屆中新領導力論壇。6月底7月初,新加坡總統陳慶炎對華進行國事訪問。
兩國外交部自1995年起建立磋商機制,迄今已舉行8輪磋商。兩國除互設使館外,新加坡在上海、廈門、廣州、成都和香港設有總領事館。
二、雙邊經貿投資關系和經濟技術合作
中新經貿合作發展迅速。2013年和2014年,中國連續兩年成為新加坡最大貿易伙伴,新加坡連續兩年成為我第一大投資來源國。兩國間主要合作項目有蘇州工業園區、天津生態城、廣州知識城、吉林食品區、川新創新科技園等。新加坡與山東、四川、浙江、遼寧、天津、江蘇、廣東等7省市分別建有經貿合作機制。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4年雙邊貿易額為797.4億美元,增長5%。其中,中方出口489.1億美元,增長6.7;進口308.3億美元,增長2.4%。1999年10月,中新簽署《經濟合作和促進貿易與投資的諒解備忘錄》,建立了兩國經貿磋商機制。雙方還簽署了《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漏稅協定》、《海運協定》、《郵電和電信合作協議》、《成立中新雙方投資促進委員會協議》等多項經濟合作協議。2008年10月兩國簽署中新自由貿易協定,2009年1月1日正式生效。
三、在金融、人文、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交往與合作
近年來,中新金融合作發展迅速,成為兩國互利合作新亮點。2012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新加坡金管局在華設立代表處。2013年5月,新加坡金管局北京代表處正式揭牌。2012年7月,兩國簽署中新自貿協定框架下有關銀行業事項的換文。10月,新方授予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特許全面拍照。2013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擔任新加坡人民幣業務清算行。4月,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在新人民幣清算業務正式啟動。
2013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續簽中新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互換規模擴大至3000億元人民幣/600億新加坡元,有效期3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確定新加坡市場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為500億元人民幣。2014年10月,兩國外匯市場正式推出人民幣和新加坡元直接交易。
兩國在人才培訓領域的合作十分活躍,主要項目有中國赴新加坡經濟管理高級研究班、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赴新考察、兩國外交部互惠培訓項目等。2001年,雙方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關于中新兩國中、高級官員交流培訓項目的框架協議》,并分別于2005年、2009年和2014年三次續簽。2004年5月,雙方決定成立“中國-新加坡基金”,支持兩國年輕官員的培訓與交流。2007年7月,雙方簽署《關于借鑒運用新加坡園區管理經驗開展中西部開發區人才培訓合作的諒解備忘錄》。2009年以來,雙方已聯合舉辦5屆“中新領導力論壇”。
2012年9月,首屆中新社會管理高層論壇在新加坡舉行,雙方簽署關于加強社會管理合作的換文。2014年7月,第二屆中新社會治理高層論壇在華舉行。
1992年,兩國科技部門簽署《科技合作協定》,次年建立中新科技合作聯委會。1995年成立“中國-新加坡技術公司”,1998年設立“中新聯合研究計劃”,合作項目共計28個。2003年10月,中國科技部火炬中心駐新代表處正式掛牌成立。
1999年,兩國教育部簽署《教育交流與合作備忘錄》及中國學生赴新學習、兩國優秀大學生交流和建立中新基金等協議,中國15所高等院校在新開辦了20個教育合作項目。2014年,我在新留學人員12813人,新在華留學生5031人。
1996年,兩國文化部簽署《文化合作諒解備忘錄》。2006年,兩國政府簽署《文化合作協定》。項目每年逾200起。雙方在文化藝術、圖書館、文物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入。
兩國在旅游、質檢和環保等領域也進行了密切的交流與合作。2014年,雙邊人員往來238.4萬人次。2007年,兩國有關部門分別簽署《出入境衛生檢疫合作諒解備忘錄》和《關于在城鎮環境治理和水資源綜合利用領域開展交流與合作的諒解備忘錄》。2013年10月,雙方簽署《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糧食安全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四、重要雙邊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國政府關于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1990年10月3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國政府關于雙邊合作的聯合聲明》(200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