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同印度尼西亞的關系
2016-11-17 11:18 / 9008次瀏覽
一、雙邊政治關系回顧
中國與印尼于1950年4月13日建交。1965年印尼發生“9·30事件”后,兩國于1967年10月30日中斷外交關系。
20世紀80年代,兩國關系開始松動。1989年錢其琛外長在日本分別與印尼總統蘇哈托和國務部長穆迪約諾就復交問題舉行會晤。同年12月,兩國就關系正常化的技術性問題進行會談,并簽署會談紀要。 1990年7月印尼外長阿拉塔斯應邀訪華,兩國發表《關于恢復兩國外交關系的公報》。
1990年8月8日,李鵬總理訪問印尼期間,兩國外長分別代表本國政府簽署《關于恢復外交關系的諒解備忘錄》,宣布自當日起正式恢復兩國外交關系。1999年底,兩國就建立和發展長期穩定的睦鄰互信全面 合作關系達成共識。2000年5月兩國元首發表《關于未來雙邊合作方向的聯合聲明》,成立由雙方外長牽頭的政府間雙邊合作聯委會。2005年4月兩國共同發表中印尼戰略伙伴關系聯合宣言。2013年兩國共同發表中印尼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未來規劃。2015年3月兩國共同發表關于加強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
近年來,胡錦濤主席(2005年)、吳邦國委員長(2010年)、溫家寶總理(2011年4月、11月)、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200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2012年)、李克強副總理 (200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長李源潮(2011年)、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2012年)分別訪問印尼或赴印尼出席會議。印尼總統蘇希洛(2005年、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副總統卡拉(2007 年、2008年)、副總統布迪約諾(2010年)、人協主席陶菲克(2009年)、國會議長馬爾祖基(2011年)、地方代表理事會主席吉南加爾 (2008年)、政治法律安全統籌部長蘇延多(2012年)、經濟統籌部長哈達(2011年)先后訪華或來華出席會議。2014年11月,印尼新任總統佐科來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5年1月,印尼經濟統籌部長索菲安來華主持召開兩國高層經濟對話首次會議。2015年3月,印尼總統佐科來華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
2013年8月,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訪問印尼。9月,楊潔篪國務委員訪問印尼并主持兩國副總理級對話機制第四次會議。10月,主席對印尼進行國事訪問,并赴巴厘島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李克強總理在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會晤印尼總統蘇希洛。印尼人協主席希達多訪華。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孫春蘭訪問印尼。12月,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常萬全訪問印尼。2014年8月,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訪問印尼。9月,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聯部部長王家瑞訪問印尼。10月,主席特使、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嚴雋琪赴印尼出席佐科總統就職儀式。12月,全國政協副主席陳曉光訪問印尼。2015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訪問印尼。4月,主席赴印尼出席亞非領導人會議和萬隆會議60周年紀念活動。7月,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訪問印尼。5月,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訪問印尼并主持召開中印尼副總理級人文交流機制首次會議。
雙方除互設使館外,我國在印尼泗水、棉蘭、登巴薩設有總領館,印尼在香港、廣州、上海設有總領館。
二、經貿關系和經濟技術合作
兩國經貿合作發展順利。復交后雙方簽訂了《投資保護協定》、《海運協定》、《避免雙重征稅協定》,并就農業、林業、漁業、礦業、交通、財政、金融等領域的合作簽署了諒解備忘錄。1990年兩國成立了經濟 貿易技術合作聯委會。2001年底,雙方將農業、能源和資源開發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確定為經貿合作重點領域。2002年3月成立兩國能源論壇,迄已舉行4次 會議。2010年4月,雙方在印尼日惹召開第10次經貿技術聯委會。2008年3月,中國銀行泗水分行復行。2009年,中方支持建設的印尼泗馬大橋舉行 通車儀式。2009年,兩國央行簽署總額為1000億元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2011年4月,兩國簽署關于擴大和深化雙邊經貿合作的協議。2013 年10月,兩國簽署經貿合作五年發展規劃,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2014年雙邊貿易額635 .8億美元,同比下降7%,其中出口390.6億美元,同比增長5.8%;進口245.2億美元,同比下降22%。
三、其他領域的交往與合作
兩國在民航、科技、教育、衛生、旅游等領域的交流 與合作不斷發展。1991年1月簽署航運協定,開辟直飛航線;1992年1月簽署新聞合作諒解備忘錄,新華社在雅加達開設分社,人民日報向印尼派駐記者。1994年簽署旅游、衛生、體育合作諒解備忘錄,啟動互派留學生項目。1997年兩國成立科技合作聯委會,迄已舉行兩次會議。2000年7月簽署《刑事司 法互助條約》。2001年11月重新簽署《文化合作協定》。2001年印尼正式成為中國公民自費出境旅游目的地國。兩國民航部門2004年12月就擴大航權安排達成協議。2005年,兩國相互免除持外交與公務護照人員簽證,印尼政府宣布給予中國公民落地簽證待遇,2015年7月,印尼政府宣布給予赴印尼旅游中國公民免簽待遇。2005年,兩國成立海上合作技術委員會,迄已舉行10次會議。2012年,兩國成立海上合作委員會并舉行首次會議,2014年兩國舉行海上合作委員會第二次會議。2013年10月,兩國簽署《關于探索與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合作協議》,同意成立航天合作聯委會,首次會議于2015年3月召開,兩國簽署《航天合作大綱》。
雙方地方政府交流活躍。兩國結好省市共18對,包括北京市—雅加達特區、廣東省—北蘇門答臘省、福建省—中爪哇省、云南省—巴厘省、上海市—中爪哇省、海南省—巴厘省、河南省—馬魯古省、天津市—東爪哇 省、成都市—棉蘭市、漳州市—巨港市、柳州市—萬隆市、廣州市—泗水市、廈門市—泗水市、北海市—三寶隆市、汕尾市—日里昔利冷縣、防城港市—檳港市、濟 南市—徐圖利祖市、東營—巴里巴班市。2014年印尼來華人數56.69萬人次,中國公民首站赴印尼人數95.82萬人次。
四、華人問題
1998年5月印尼發生騷亂,當地華人受到沖擊。中國政府通過各種方式表示關切,希望印尼政府徹底查處有關事件,采取有效措施保護華人正當權益。近年來,印尼政府逐步采取措施,取消了原有部分限制華人的政策。2006年7月和2008年10月,印尼國會通過新《國籍法》和《消除種族歧視法》,華人從法律上獲得了與其他民族平等的權利。2014年3月,印尼總統蘇希洛頒布2014年第十二號總統令,正式廢除1967年開始使用的“Cina”這一歧視性詞語來稱呼中國及華僑的決定。
五、重要雙邊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政府關于恢復兩國外交關系的公報》(1990年7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關于未來雙邊合作方向的聯合聲明》(2000年5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關于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宣言》(2005年4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印度尼西亞共和國聯合聲明》(2005年7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政府關于落實戰略伙伴關系聯合宣言的行動計劃》(2010年1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聯合聲明》(2012年3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未來規劃》(2013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關于加強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2015年3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印尼尼西亞共和國聯合新聞公報》(2015年4月)
出國勞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