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理13年來首訪加拿大 打造中加關系新“黃金十年”
2016-11-17 11:16 / 859次瀏覽
隨著中國總理13年來首次訪問加拿大,中加總理年度對話機制正式啟動,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的開創中加關系新的“黃金十年”,讓人對雙方合作前景充滿期待。
20多天前,加總理特魯多首次訪華。兩國總理在不到一個月內實現互訪,讓人們看到國土面積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的兩個國家關系正迅速靠近。
出席加總理所設的家宴、國宴,與加總理舉行會談、共見記者,會見參眾兩院議長,李克強既在每個場合講共同利益遠大于分歧,又用經貿、第三方市場合作、農業、執法、旅游、海關、航空、質檢等領域14個合作文件的簽署,證明合作前景廣闊。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阮宗澤告訴中新社記者,“黃金十年”既包括政治上不再“糾結”,轉向對話和溝通,也包括經濟上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提質增效,還包括人文等各領域交流開拓新局面。
實際上,中國民眾對加拿大并不陌生,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在中國家喻戶曉。中加關系曾長期走在中國同西方國家關系的前列。1970年,加拿大與中國建交,是較早與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1973年,現任總理賈斯廷·特魯多的父親、時任加總理的皮埃爾·特魯多成為史上首次訪華的加總理。但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加關系因種種因素一度出現波折。
李克強在中加總理共見記者時強調,中加歷史文化背景、國情和發展階段不同,在一些問題上存有分歧是正常的。應當看到,中加共同利益遠大于分歧。雙方要牢牢把握中加關系大方向,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確保兩國關系始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
李克強此訪期間,除中加總理年度對話機制正式啟動,雙方還同意加強各級別、多機制交往,充分發揮中加經濟財金戰略對話、外長年度會晤和高級別國家安全與法治對話等機制作用。
阮宗澤表示,這是加強溝通、解決分歧的積極信號,對于深化兩國關系、擴大務實合作意義重大。過往的分歧根源在于加方不能客觀理性看待中國。保持政治、經濟、外交、安全等重要領域的交流暢通,有助于接下來各層面的務實合作。他特別注意到雙方決定加強追討追贓的合作,認為這對于深化互信、打擊腐敗有著積極意義。
據悉,此次雙方還就啟動中加自貿區可行性研究、油菜籽貿易等問題達成共識,并將共同推進金融、人文、旅游、執法和地方等領域合作。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義桅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加拿大地廣人稀,油氣資源豐富,在航空、深海鉆油、化工、醫藥等高新技術領域世界領先,但也面臨經濟下行的壓力。中國正在從貿易鏈低端向中高端轉型,從出口大國向投資大國轉型,在調節構、穩增長、促改革的過程中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如果加方放寬高技術產品對華出口限制,雙方能拓展金融服務合作,在核能等領域開發“第三方市場”,就能優勢互補,實現多贏。
王義桅注意到,以往和歐洲國家提得較多的“第三方市場”合作,此次也被寫進和加拿大的合作文件中。他認為這將有助于雙方在第三世界的發展援助等方面增加新的合作平臺,也有助于中國和北美國家打開合作新思路,引導各方多贏。
能否實現中加關系新“黃金十年”的愿景,王義桅認為,關鍵在各層面的溝通交流機制能否得到很好地貫徹落實,更在于兩國各領域的務實合作能否深入扎實穩健推進。如果能讓自貿協定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加快推進變成現實,“黃金十年”將更具含金量。
出國勞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