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俄羅斯目前關系遠超“睦鄰關系”
2016-11-17 11:16 / 1113次瀏覽
俄羅斯《導報》網站8月18日文章發表題為《大于伙伴關系》的文章稱,9月初,將在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期間迎來一場重要的俄中高峰會晤。中國外交部歐亞司司長桂從友8月初表示,這不是簡短的禮節性會晤,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是最高規格。
文章稱,與此同時,從今年年初開始發生了一系列顯示俄中關系質變的事件。隨著南中國海緊張局勢加劇,俄羅斯對該地區事件的立場變得更加明確。在繼續對亞太國家間的領土爭端保持中立的同時,俄羅斯開始公開批評美國在局勢中的立場和作用。
按照俄羅斯現在的說法,“域外國家”的干涉,包括美國為確保航行自由而進行的巡航,導致緊張局勢加劇,總的來說具有非建設性。從俄外交官2013年的表態可以看出,俄羅斯過去的態度即是如此。但現在它在更高層次、以更明確的方式再次表達出來。
文章稱,中俄商定于9月在南中國海舉行聯合海軍演習,這表明,在南中國海領土爭端中保持中立的同時,俄羅斯明確支持中國對抗美國。
另一方面,北京對中東的立場逐漸清晰。中國中央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主任關友飛近日訪問大馬士革,并承諾擴大對敘利亞的“人道主義”援助,加強敘利亞軍人在中國的培訓。
文章稱,俄中兩國在最敏感的領域——安全領域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這打破了俄中合作具有戰術性、被迫性和局限性的觀點。這種合作包括軍事技術伙伴關系、定期大規模聯合軍演和信息交換,它已經遠遠超過兩國輿論和多數外界觀察家的認識范圍。
俄羅斯在2014年初進入與美國和歐盟硬碰硬的階段。中國仍處于與美國對抗緩慢升溫的過程中,但在南中國海爭議升級的背景下,這個過程變得更加明顯。俄中關系正在發生質變,盡管這不可能一蹴而就。
這對經濟有何影響?俄官員表示,中國政府對本國公司在俄項目進行了非正式統計,結論是中國累計對俄投資額約為330億美元。這樣看來,中國已經是俄羅斯的重要投資者。
文章稱,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前條件下,兩國都希望增加工業、基建、農業等領域的聯合項目。兩國在政治層面達成協議的項目在隨后的商業談判中往往難產。雙方的出發點是,項目已經從政治上敲定,對方無法輕易退出交易,所有精力應放在盡一切手段爭取最優條件上。盡管這些談判漫長而痛苦,但它們往往會成功。我們已經看到東西伯利亞-太平洋(601099,股吧)石油管道和“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的例子,這些協議改變了俄中關系的性質。正在討論的“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和莫斯科-喀山高鐵協議具有類似規模。一批規模較小、但科技含量更高的工業項目也處于不同的籌備階段。
文章稱,這樣看來,今年已經見證了俄中在國際政治和軍事領域更進一步的協同行動。經濟上的相互依賴也很強。未來,這種依賴性只會更強。雙方可能小心翼翼地避免談論“聯盟”這個詞,但兩國關系已經遠遠超過“睦鄰關系”和“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
出國勞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