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名】 澳大利亞聯邦(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面 積】 769.2萬平方公里。
【人 口】 1920萬(2000年6月)。其中74.2%是英國及愛爾蘭后裔;亞裔占4.9%(其中華人、華僑約45萬人);土著居民占2%,約37.5萬人。通用英語。居民中有70.3%信奉基督教,信奉其他宗教的占3.4%,少數信奉猶太教、伊斯蘭教和佛教。非宗教人口占25.1%。
【首 都】 堪培拉(Canberra),人口約31萬(2000年6月),年平均溫度20℃。
【重要節日】 1月26日為澳大利亞日,系澳國慶日。
【簡 況】 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等島嶼組成。東瀕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北、西、南三面臨印度洋及其邊緣海。海岸線長36735公里。北部屬熱帶,大部分屬溫帶。年平均氣溫北部27℃,南部14℃。
原為土著人居住。1770年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抵澳,宣布澳為英殖民地。1788年1月26日英首批移民抵澳,后來這一天被定為澳國慶日。1900年7月,英議會通過“澳大利亞聯邦憲法”和“不列顛自治領條例”。1901年1月1日,澳各殖民區改為州,組成澳大利亞聯邦,成為英自治領。1931年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
【政 治】 1996年3月,自由黨-國家黨聯盟在大選中獲勝,結束了工黨長達13年的執政地位。兩黨聯盟在1998年10月大選中蟬聯執政,約翰·霍華德連任總理。1999年11月,改制共和問題在全民公決中未獲通過,澳大利亞維持君主立憲政體。聯盟政府自1996年執政后,大力推行金融體制、財政政策、勞資關系等多項改革,有效地抑制了通貨膨脹,促進了經濟的持續增長,實現了預算盈余,減少了聯邦債務,降低了失業率。2000年7月1日,澳大利亞實施以開征消費稅為核心的稅制改革,這是澳50年來最全面的稅制改革。
澳大利亞對外奉行務實政策,在繼續加強與美安全和軍事合作的同時,重視發展同亞洲國家的經濟和政治關系,把澳美、澳日、澳印尼和澳中關系列為其對外關系中最重要的四大關系。
【政 府】 政府由眾議院多數黨組成,任期3年。本屆政府于2001年11月組成,自由黨領袖霍華德任總理,共有30名部長(含總理,其中17名內閣部長,13名非內閣部長)。內閣是政府的最高決策機關,
【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6個州和兩個地區。6個州分別是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昆士蘭、南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兩個地區分別是北領地區和首都地區。各州有州督、州議會、州政府和州總理。
【經 濟】 澳大利亞是一個后起的工業化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全球排名第14。澳大利亞農牧業發達,自然資源豐富,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之稱,盛產羊、牛、小麥和蔗糖,同時也是世界重要的礦產資源生產國和出口國。農牧業、采礦業為澳大利亞傳統產業。制造業不夠發達,高科技產業近幾年有較快發展,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有所提高。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澳進行經濟結構調整,服務業得到迅速發展,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逐漸增加,目前已達到70%左右。近年來澳經濟持續增長,2000年底以來一度受到全球經濟增長放慢的影響。經濟存在的突出問題是:經常項目赤字較大,國民儲蓄率偏低。
2000/2001年度澳有關經濟統計數字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6413.7億澳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3281澳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1.9%
通貨膨脹率:3.4%
失業率:6.7%(2001年12月) 。
貨幣名稱:澳元。
匯率:1澳元=0.518美元(2001年12月)。
【人民生活】
澳大利亞是一個高福利國家,福利的種類多而齊全,主要包括:失業救濟金、退伍軍人及其家屬優撫金、殘疾人救濟金、退休金以及家庭補貼等。2000/2001財年預算中社會福利開支為631.26億澳元,占總支出的42%。2001年11月,澳大利亞全職成年職工人均周工資848.6澳元。
所有永久居民享受澳全國性的醫療保健制度,其資金來源于政府的醫療保健稅等稅收收入。1998/1999年度,澳醫療服務類開支503億澳元,其中政府支出約70%,私人部門支出占30%。1996年聯盟政府執政后,積極鼓勵擴大私人醫療保險。澳目前有44個政府認可的私人醫療保險機構。至1999年6月,約31.9%的人參加各種私人醫療保險。
1999/2000年度,全國共有公立醫院748所,包括24家精神病院,擁有床位52947個,平均每千人擁有2.8個;私人醫院509所,其中24家精神病院,擁有床位23665個,平均每千人擁有1.2個。
【對外關系】
澳外交政策宗旨是捍衛國家主權和獨立,推進澳的經濟和戰略利益。重點是加強同美國的聯盟關系,發展與亞洲,尤其是東亞的關系;將與美國、日本、中國、印尼的關系作為澳最重要的四大雙邊關系;主張種族平等,消除種族歧視,改善人權狀況,反對將人權與貿易掛鉤;主張加強聯合國的作用,改革聯合國機構,并支持日、德等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澳把推動核裁軍、防止核戰爭作為澳對外政策的重要目標。澳重視《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推動聯合國通過《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澳積極倡導并簽署了《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積極主張禁雷。澳認為經濟全球化對維護國際安全形勢有利,當前國際形勢進入調整期,反恐、跨國問題、武器擴散是澳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