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概況
2016-11-17 11:09 / 4824次瀏覽
埃塞俄比亞國名: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
埃塞俄比亞重要節日:國慶日,9月12日(1974年);阿杜瓦大捷紀念日,3月2日(1896年);埃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執政紀念日,5月28日;埃歷新年,9月11日。
埃塞俄比亞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自上而下由綠、黃、紅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旗面中間有國徽圖案。
埃塞俄比亞國徽: 呈圓形。藍色圓面上一顆放射光芒的金黃色五角星。藍色象征和平;五角星代表多樣與統一,光芒象征繁榮、昌盛。
埃塞俄比亞自然地理:位于紅海西南的東非高原上,東與吉布提、索馬里接壤,西與蘇丹交界,南鄰肯尼亞,北接厄立特里亞。領土面積1103600平方公里。埃塞俄比亞海岸線長1013公里,境內以山地高原為主,大部屬埃塞俄比亞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體,占全境的2/3,東非大裂谷縱貫全境,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稱。年平均溫度13℃。
埃塞俄比亞人口:7740萬(2005年官方數字)。全國約有80多個民族,其中奧羅莫族人占54%,阿姆哈拉族24%,提格雷族5%。其他還有阿法爾族、索馬里族、古拉格族、錫達莫族和沃萊塔族等。阿姆哈拉語為聯邦工作語言,通用英語,主要民族語言有奧羅莫語、提格雷語。居民45%信奉伊斯蘭教,40%信仰埃塞正教,少數人信奉新教、天主教和原始宗教。
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Addis Ababa)是非洲海拔最高的城市。人口300多萬(2004年官方數字)。年平均氣溫15℃。
埃塞俄比亞行政區劃: 除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市外,全國按民族分九個州。
埃塞俄比亞簡史:埃塞俄比亞是具有3000年文明史的古國。早在公元前975年,孟尼利克一世就在這里建立了努比亞王國。公元之初,這里興起的阿克蘇姆王國曾是非洲偉大的文化中心。公元13-16世紀,阿姆哈拉人建立了強盛的阿比西尼亞王國。西方殖民者15世紀侵入非洲后,埃塞曾幾度淪為英國和意大利的殖民地。16世紀,葡萄牙和奧斯曼帝國相繼入侵。19世紀初分裂成若干公國。1868年英國入侵。1890年意大利入侵,并宣布埃受其“保護”。1896年3月1日,埃軍擊敗意軍,同年10月意承認埃獨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又徹底趕走了殖民主義者。1930年11月,埃皇海爾·塞拉西一世登基。埃塞俄比亞的國名1941年正式啟用。它在古希臘語中意為“被太陽曬黑的人民居住的土地”。1974年9月,臨時軍事行政委員會接管政權,廢黜帝制。1987年9月,宣布成立埃塞俄比亞人民民主共和國。1988年埃塞俄比亞爆發內戰。1991年5月,埃塞俄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推翻門格斯圖政權,同年7月成立過渡政府。1994年12月,制憲會議通過新憲法。1995年8月22日,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成立。
埃塞俄比亞政治:1994年12月,制憲會議通過新憲法,決定改國體為聯邦制;實行三權分立和議會(內閣)制,政教分離。總統為國家元首,任期六年。總理和內閣擁有最高執行權力,由多數黨或多黨聯合組閣,集體向人民代表院負責。議會實行人民代表院和聯邦院兩院制。人民代表院系聯邦立法和最高權力機構,由選民直選產生的547名議員組成,少數民族至少占20席,任期五年。聯邦院擁有憲法解釋權,以及裁決民族自決或分離、各州間糾紛等權力,由大約117名各民族代表組成,每個民族至少有一位代表,此外每百萬人口可增選一名代表,由各州議會推選或人民直選產生,任期五年。
埃塞俄比亞經濟:埃塞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農牧業是國民經濟和出口創匯的支柱,工業基礎薄弱。礦產和水力資源豐富。埃塞俄比亞水資源非常豐富,境內河流湖泊較多,號稱“東非水塔”。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金、鉑、銅、鉀鹽、鋅、鐵、鎳等,大部分未開發。已探明的天然氣為250億立方米。境內河流湖泊較多,青尼羅河發源于此,但利用率不足5%。埃還是地熱資源最豐富國家之一。由于水土流失,盲目砍伐,森林破壞嚴重。工業門類不齊全,結構不合理,零部件、原材料依靠進口,制造加工業以食品、飲料、紡織、香煙和皮革為主。布局不平衡,集中于首都等兩三個城市。農業系國民經濟和出口創匯的支柱,主要糧食作物有大麥、小麥、玉米、高粱和埃塞獨有的苔麩。苔麩顆粒微小,富含淀粉,是埃塞人民最喜愛的食物。經濟作物有咖啡、恰特草、鮮花、油料等。埃塞俄比亞盛產咖啡,是世界咖啡10大生產國之一,產量居非洲第三位,出口額占出口總收入的三分之二。咖啡的“根”就在埃塞俄比亞。公元900年左右,埃塞的咖法地區一位牧羊人在山間放牧時,發現羊群在爭吃一種紅色漿果,食后群羊歡蹦亂跳,反應異常,牧羊人以為他的羊吃了什么有害的食物而徹夜提心吊膽。誰知第二天群羊安然無恙。這一意外發現促使牧羊人采集這種野果煮汁解渴。他感到這種果汁淳香無比,飲用后精神異常興奮。于是他開始栽種這種植物,由此發展起今天的大規模咖啡種植。咖啡的名就是由咖法演變而來。咖法地區一直被世人稱為“咖啡的故鄉”。埃多草原,國土中適合放牧的草地占一半多,2001年牲畜存欄總數1.3億頭,居非洲國家之首,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0%。旅游資源豐富,文物古跡及野生動物公園較多。埃塞俄比亞旅游資源豐富,文物古跡及野生動物公園較多。2001年共接待14萬外國游客,外匯收入7900萬美元。
埃塞俄比亞外交:奉行全方位外交政策,主張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主權、互不干涉內政基礎上與各國發展關系,睦鄰友好,促進地區和平與穩定,推動經濟合作和一體化;重視同西方關系,爭取投資和外援;積極參與不結盟運動和非洲事務,加強同亞洲及海灣國家發展經貿關系。
埃塞俄比亞與中國關系:中國與埃塞俄比亞一直有著友好的交往。早在中、埃建交之前,周恩來總理于1964年就訪問過埃塞。兩國1970年11月24日正式建交以來,友好關系不斷發展,埃塞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曾多次來華訪問。1995年埃塞俄比亞總理梅萊斯應邀訪問中國。1996年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應邀訪問埃塞俄比亞。2003年12月,溫家寶總理對埃塞俄比亞進行正式訪問。2004年10月底,埃塞俄比亞總理梅萊斯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2002年,中埃雙邊貿易額超過1億美元。
出國勞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