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宗教信仰
馬達加斯加宗教政策寬松,各種宗教和平共存。居民中信奉傳統宗教的占52%,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和新教)的占41%,信奉穆斯林伊斯蘭教的占7%。極少數人信奉東正教和福音教。
二、禮儀及禁忌
崇拜牛:當地人對牛有著一種特殊的崇拜,農業地區以擁有牛多少為財富標志。牛頭為國家的象征。剛產下的牛犢像嬰兒一樣要接受洗禮,每周有一天不能強迫牛去干活。如果汽車行駛在馬路上與牛群相遇,必須讓道于牛。“不得無故傷害牛”是該國民眾的信條。
崇拜先人:盡管各地區部族風俗有差異,但馬國人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把祖先當作神靈一樣來祭祀和崇拜的風俗。在馬國人眼里,死去的祖先們是能量持有者,是他們在冥冥中保護著自己的子孫,也是后代們軀體與精神力量的源泉。每逢重大節日或慶祝活動,馬國人都要進行隆重的祭祀和祈福儀式,擺上雞、鴨、牛等供品,奉上自釀的甘蔗酒和蜂蜜等。通過祭祀活動,族人們有時會得到來自祖先的“神喻”,從而幫助他們進行抉擇或度過難關。如果有人突遭不測或怪病纏身,會被視作因對祖先欠敬畏而得到的懲罰。傳統的馬國人在為死者出殯時,會一路吹吹打打,跳傳統舞蹈,女人擊掌,男人揮舞標槍,抬棺人邊走邊猛烈搖晃,直到墓地為止。
翻尸節:是馬特有的一種表示對已故者懷念和尊重的風俗。“翻尸”顧名思義,就是將死者尸體從墓穴中取出來,給尸體翻翻身的意思。馬人認為死者在陰冷黑暗的地下埋了若干年,應該出來“透透氣,曬曬太陽”。翻尸通常在死者入葬幾年后進行。出于衛生考慮,一般選擇在旱季,具體日期由族里的風水先生選定。翻尸儀式舉行時,人們小心翼翼地將尸體從墓穴里取出,用新麻布包好,然后在眾人簇擁下行進,男女又唱又跳,浩浩蕩蕩,越是熱鬧越顯得對死者的尊重。最后再回到墓地。重葬時,根據風俗,需將尸體翻轉7次后封棺。 “翻尸”儀式的重視和排場程度與其當年下葬時隆重程度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行割禮:在馬國人傳統觀念中,男孩都需要進行割包皮手術,只有這樣,這些男孩日后才會有男子漢氣概。每年6月到9月,大人們抱著2-5歲的男童匯集一起,進行割包皮儀式,稱“行割禮”。該禮對馬國人具有重要意義,人們載歌載舞慶祝,規模大的時候,會有幾千人參加。
三、日常禮儀
馬國人對外國人比較友好。見面行握手禮,比較熟悉和要好的親戚或朋友見面時行貼面禮。出席正規或高級別活動場合需著正裝或禮服,一般場合,衣著整潔即可。初到馬從事商務活動,應準備印有法文字樣的名片。首次見面可送小禮物,如精美的工藝品及日常用品。由于當地人尊重長輩,因此旅游者不論坐車、行路或參觀,均應注意禮讓年長者。到馬國旅行,可帶上一些一美元的紙幣作小費,送給為你提供直接服務的人。
星期二,星期四為禁忌日。圣誕節前一天,晚餐只吃少量家禽肉;新年前一周不準吃肉。當地人忌諱代表死亡和災禍的黑色。
四、公眾假期
馬達加斯加政府機關每周5天工作制,周六、周日為公休日。《勞動法》規定,所有企業每月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73.33小時(每周不超過40小時)。習慣上,絕大多數企業均實行周六、日休息制度。馬節假日規定比較嚴格,一般不調換休息日。如法定假日遇到周末亦不予調休。
2016年,馬達加斯加法定假日共13天,包括:1月1日(元旦)、3月8日(國際婦女節)、3月28日(復活節后的星期一)、3月29日(1947年民族起義紀念日)、5月1日(國際勞動節)、5月5日(耶穌升天節)、5月16日(圣靈降臨節后的星期一)、6月26日(獨立紀念日)、8月15日(圣母升天節)、11月1日(諸圣瞻禮節)、12月25日(圣誕節)。
閱讀: 58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