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 育 秘魯政府重視發展教育事業。現行教育體制為:學前教育1至2年,小學6年,中學6年,大學5年。2010年,秘魯小學入學率98.7%,初中入學率91.6%。教育預算4.705億美元。
秘全國著名高等院校大多集中在首都利馬。最著名的國立大學是圣馬科斯大學(建于1551年),亦是拉美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排名前五位的私立大學分別是:天主教大學、利馬大學、圣馬丁·德彼雷斯大學、里卡多·帕爾馬大學和太平洋大學。
新聞出版 全國共有各種報紙及刊物20余種。主要有:《商報》,發行量約28萬份;《快報》,發行量15萬份;《共和國報》,發行量15萬份;《秘魯人報》,發行量25萬份;《太陽報》,發行量3萬份。主要政論期刊有:《假面具》周刊,發行量3.5萬份;《請聽》和《是》各發行1萬份。
秘魯新聞社和安第斯新聞社為官方通訊社。
全國共有廣播電臺1107家,除一家國家電臺外,其余均為私人電臺。影響較大的電臺有:國家電臺、圣羅莎電臺、秘魯節目電臺、團結電臺和聯合電臺等。
全國共有電視發射臺和轉播臺90家,其中7家有全國廣播網。電視七臺為國家臺,其余均為商業性電視臺。影響較大的商業性電視臺有拉丁臺(電視二臺)、美洲臺(電視四臺)、泛美臺(電視五臺)、安第斯臺(電視九臺)、OK臺(電視十一臺)和全球網臺(電視十三臺)。
同其他國家的關系對外關系 秘魯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強調外交為經濟發展服務。主張在國際事務中遵循國際法、聯合國憲章和美洲國家組織準則,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支持聯合國改革,主張加強聯合國的權威。尊重普世人權觀。重視同美國關系,積極發展同拉美國家關系,支持地區團結和一體化,反對地區軍備競賽,努力拓展同歐盟及亞太國家關系。現與130多個國家保持外交關系。
秘是不結盟運動、七十七國集團、十五國集團、里約集團、南美國家聯盟、安第斯國家共同體、太平洋聯盟、拉美一體化協會、拉美經濟體系、亞馬孫合作條約、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南太平洋常設委員會等國際和地區組織的成員國。1998年11月,秘魯正式加入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2012年,秘繼續推行多元化外交,積極實施自貿戰略,擴大出口,吸引投資,服務于國內經濟發展和“社會融合”。
【同中國的關系】1971年11月2日建交。2008年11月胡錦濤主席訪秘期間,中秘宣布建立戰略伙伴關系。
2012年,兩國繼續保持各級別友好往來。全國政協副主席、統戰部部長杜青林(3月)、中共中央委員、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胡春華(5月)、全國政協副主席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11月)、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12月)相繼訪秘。
2013年,秘外長龍卡利奧洛(2月)訪華。
兩國經貿互利合作不斷深化。2009年4月,兩國正式簽署自由貿易協定,2010年3月協定生效實施。目前,中國是秘魯全球第一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場。2012年雙邊貿易額137.96億美元,同比增長9.7%。其中我出口53.33億美元,進口84.6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4.6%和6.8%。
【同美國的關系】秘美1826年建交。美是秘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2006年4月,兩國政府簽署自貿協定,并于次年獲美國會通過。2011年,秘總統烏馬拉、部長會議主席萊內爾等訪美。美副國務卿伯恩斯、南方司令部司令弗雷澤及眾議院代表團訪秘。
2012年,美國主管西半球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羅伯塔·雅各布森、美國防部長帕內塔、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分別訪秘。
2013年,美國南方司令部司令約翰·凱利訪秘。
【同拉美國家的關系】秘重視同地區內國家特別是鄰國的關系,積極推動地區一體化進程,反對地區軍備競賽。
2012年,秘總統烏馬拉訪問委內瑞拉、智利、阿根廷,在出席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里約峰會期間與巴西總統羅塞芙舉行會晤,與厄總統科雷亞共同主持第六屆兩國內閣部長聯席會議。秘外長龍卡利奧洛訪問巴西、哥倫比亞、烏拉圭、墨西哥和委內瑞拉。厄瓜多爾總統、墨西哥、巴西、薩爾瓦多和阿根廷外長訪秘。秘魯和墨西哥、巴拿馬簽署的自貿協定正式生效實施,秘正式以地區觀察國身份加入中美洲一體化體系(SICA)。10月15至16日,拉美“太平洋聯盟”高級別小組和技術小組會議在利馬舉行。
2013年,烏馬拉訪問古巴,赴智利出席首屆拉共體-歐盟首腦會議和首屆拉共體首腦會議,與墨西哥、哥倫比亞和智利三國元首共同召開拉美“太平洋聯盟”第六屆首腦會議。秘外長龍卡利奧洛赴智利出席拉共體-歐盟外長會議和拉共體外長會議。
【同獨聯體國家和東歐國家的關系】蘇聯解體后,秘政府相繼承認獨聯體各國。1997年,秘先后與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和立陶宛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2007年俄國家杜馬副主席佩赫京、俄外長拉夫羅夫分別訪秘。2008年,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對秘進行國事訪問。2011年,俄外長拉夫羅夫訪秘。
2012年,秘外長龍卡利奧洛訪問俄羅斯,烏克蘭外長訪秘。
【同日本及其他亞太地區國家和組織的關系】秘是拉美國家中接受日援最多的國家。近年來,秘積極發展與亞太國家的關系,加強對太平洋事務的參與,積極參與亞太經合組織事務及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協定(TPP)的談判。2011年,秘同日本簽署經濟伙伴協定,同韓國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并同印度正式啟動自貿協定談判。
2012年,秘總統烏馬拉對日本和韓國進行首次正式訪問,并在出席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里約峰會期間會晤韓國總統李明博。韓國、阿富汗和阿塞拜疆外長訪秘。秘魯和日本經濟協作協定正式生效。
【同歐盟的關系】歐盟是秘重要貿易伙伴和投資來源地。2010年,秘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簽署自貿協定。
2012年,秘總統烏馬拉訪問西班牙、德國、瑞士、比利時、法國、葡萄牙,外長龍卡利奧洛訪問葡萄牙和瑞典。葡萄牙總理、德國、英國、西班牙、烏拉圭外長訪秘。秘魯—挪威貿易優惠協定正式生效,至此,秘與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所有成員國貿易協定全部生效。12月,歐洲議會和秘國會相繼批準歐盟與秘的自貿協定。
2013年,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凱瑟琳·阿什頓、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塔亞尼、西班牙首相拉霍伊、羅馬尼亞總統伯塞斯庫訪秘。秘外長龍卡利奧洛赴智利出席拉共體-歐盟外長會議和拉共體外長會議。
【同中東地區國家的關系】秘重視發展同該地區國家關系。
2012年,秘外長龍卡利奧洛訪問摩洛哥和突尼斯,阿聯酋外長訪秘。10月1至2日,第三屆南美-阿拉伯國家峰會在利馬舉行。
閱讀: 53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