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濟 越南系發展中國家。1986年開始實行革新開放。1996年越共八大提出要大力推進國家工業化、現代化。2001年越共九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定向的市場經濟體制,并確定了三大經濟戰略重點,即以工業化和現代化為中心,發展多種經濟成份、發揮國有經濟主導地位,建立市場經濟的配套管理體制。2006年越共十大提出發揮全民族力量,全面推進革新事業,使越南早日擺脫欠發達狀況。2011年越共十一大通過了《2011-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提出2011-2015年經濟年均增速達到7%-7.5%,到2015年,人均GDP增至約2000美元;力爭2020年GDP總量是2010年的約2.2倍,人均GDP達約3000美元。
經過25年的革新,越南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經濟總量不斷擴大,三產結構趨向協調,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基本形成了以國有經濟為主導、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格局。
2011年越南經濟克服國際金融危機不利影響,實現平穩較快增長。
國內生產總值(2011年):1217億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011年):5.89%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11年):1398美元
貨幣名稱: 越南盾(Dong)
匯率: 1美元≈20930越盾(2012年6月)
消費品價格上漲指數(2011年): 18.58%
城市失業率(2011年): 2.27%
外匯儲備(2012年):約200億美元
【資 源】越南礦產資源豐富,種類多樣。主要有煤、鐵、鈦、錳、鉻、鋁、錫、磷等,其中煤、鐵、鋁儲量較大。有6845種海洋生物,其中魚類2000種,蟹300種,貝類300種,蝦類75種。森林面積約1000萬公頃。
【工 業】2011年,越南工業生產指數增長6.8%。其中,采礦業下降0.1%,制造業增長9.5%。主要工業產品:煤炭、原油、天然氣、液化氣、水產品等。
【農 業】越南是傳統農業國,農業人口約占總人口的75%。耕地及林地占總面積的60%。糧食作物包括稻米、玉米、馬鈴薯、番薯和木薯等,經濟作物主要有咖啡、橡膠、胡椒、茶葉、花生、甘蔗等。2011年越南農林漁業總產值245.9萬億越盾,比2010年增長5.2%,其中農、林、漁業產值分別增長4.8%、5.7%、6.1%。
【服務業】近年越南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2011年服務業產值增長6.99%。
【旅游業】越南旅游資源豐富,下龍灣等多處風景名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近年來旅游業增長迅速,經濟效益顯著。2011年全年接待國外游客365.1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7.4%。主要客源國(地區)為中國(141.68萬)、韓國(53.64萬)、日本(48.15萬)、美國(43.99萬)、柬埔寨(42.34萬)、臺灣地區(36.11萬)、澳大利亞(28.98萬)、馬來西亞(23.31萬)、法國(21.14萬)。主要旅游景點有:河內市的還劍湖、胡志明陵墓、文廟、巴亭廣場;胡志明市的統一宮、芽龍港口、蓮潭公園、古芝地道和廣寧省的下龍灣等。
【交通運輸】近年來,越南交通運輸業經過重組,提高服務質量,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2011年客運量為28.45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4.6%,貨運量8.069億噸,比上年增長12.1%。
【財政金融】2011年越南財政收支基本完成計劃。2011年財政總收入674.5萬億越盾,同比增長20.6%,財政總支出796萬億越盾,財政赤字相當于GDP的4.9%。
【對外貿易】越南和世界上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近年來越南對外貿易保持高速增長,對拉動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11年貨物進出口貿易總額約為2021億美元,貿易逆差95億美元,其中出口963億美元,增長33.3%,進口1058億美元,增長24.7%。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207.4億美元。
越南主要貿易對象為中國、美國、歐盟、東盟、日本、韓國。主要出口商品有:原油、服裝紡織品、水產品、鞋類、大米、木材、電子產品、咖啡。主要出口市場為美國、歐盟、東盟、日本、中國。主要進口商品有: 汽車、機械設備及零件、成品油、鋼材、紡織原料、電子產品和零件。主要進口市場為中國、東盟、韓國、日本、歐盟、美國。
【外國資本】外資的進入對越引進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經濟增長,解決就業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1年外國新增在越南投資協議金額147億美元,比上年減少26%。實際到位110億美元,與上年持平。對越總投資排名前五位的國家和地區依次是香港、日本、新加坡、韓國、中國。
【外國援助】1993年國際社會恢復對越援助,2011年越南獲得的官方發展援助(ODA)約79億美元。
【人民生活】2011年,越南居民生活穩定,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全國貧困戶和貧困地區的數量繼續減少。2011年失業率2.27%,其中城鎮地區為3.6%,農村地區為1.71%。
閱讀: 228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