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動態 / 2016-10-28 15:17
-
2015年12月3-4日,國資委在京舉辦了中央企業2015年科技創新管理培訓,107家中央企業197名科技管理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本次培訓。本次培訓的特點是站位高,形式新、內容豐富。站位高:從國家層面上全面解讀了十八屆五中全會有關創新驅動的新政策,并提出創新是中央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中央企業必須堅持創新發展,著力轉換企業發展動力,推進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推動企業發展方式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形式新:一改過去傳統經驗交流方式,在107家中央企業中選出六家科技創新先進企業以訪談形式“6家和101家的互動交流”,充分發掘先進性和可借鑒性。內容豐富:國資委規劃發展局鄧志雄局長作了“補長科技短板、推動創新發展”;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作了“互聯網+”,科技部政策法規司包獻華副司長作了“科技體制改革與企業創新”;發展改革委高新技術司沈竹林副巡視員作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解讀”;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作了“企業知識產權運營”;制造強國戰略建設咨詢委員會屈賢明委員作了“中國制造2025”的講座,從六個方面分別對中央企業的未來指明了發展方向。 訪談環節中,科技設計部王清明部長代表中國鐵建作了“專利導航助力企業創新發展”的交流,王部長就專利導航實施的主要內容、運行效果和借鑒與思考回答了參會人員的熱點話題: 一、實施主要內容:為推動專利導航工作,中國鐵建成立了專利導航試點工程工作領導小組:啟動了中國鐵建專利戰略規劃的制定。完善企業專利人才梯隊建設,舉辦了兩期專利導航培訓班,共培訓225人,90名學員通過了知識產權貫標內審員的認證,42名學員參加了專利代理人的專項培訓。搭建了企業專利管理平臺,為提高創新效率,避免重復開發和侵犯他人專利權,搭建了中國鐵建專利管理平臺,規范了管理,購買了專業的搜索引擎和CPRS、CNIPR高級搜索賬號。 二、運行效果:2013年實施專利導航工程以來,專利數量質量同步提升,專利開發由單一、無序到批量式、訂單式研發。截止11月30日,授權專利5348件,發明專利675件,連續5年獲中國專利優秀獎8項,今年10月成為第二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唯一的建筑企業)。開展了專利挖掘與布局,在中低速磁懸浮鐵路的設計初期,與湖北省審查協作中心簽訂了合作協議,開展訂單式研發,構建中低速磁懸浮技術領域專利池,申請核心專利及外圍專利300余件。推動專利與標準的融合。目前中國鐵建作為主編和參編單位編制了4項國際標準(11項國際標準正在起草中),19項國家標準、126項行業標準和51項企業標準。積極承擔國家知識產權局課題,先后承擔了“中國高速鐵路海外專利戰略推進研究(軌道技術)”、“鐵道建筑行業技術標準中的專利運營研究”和“實施企業運營類專利導航項目”三項課題,將對鐵路行業走出去,專利與標準融合以及專利運營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 三、借鑒及思考:充分認識專利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專利將與企業市場經營、技術研發,互相影響、相互滲透,形成“三位一體”關系。專利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方面,通過專利運營,轉讓、許可等方式,實施“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許可化”的發展模式,為企業帶來直接、可持續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專利權的獲取是企業核心技術的體現,同時將增加企業的無形資產。“一帶一路”機遇下的專利工作思考,“一帶一路”為中央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中國鐵建是基建領域的佼佼者,尤其在高速鐵路的設計、施工、裝備制造等領域具有比較優勢,但高速鐵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發展模式,使得專利已經成為國外企業關注的焦點和“走出去”的敏感話題。涉及專利工作較多,需統籌考慮風險防控和專利布局,在專利技術的許可、轉讓、投融資等方面采取應對措施,積極探索鐵路產業走出去的新模式。
閱讀: 40 次